马拉松实际上每个阶段如何进行控制的细节?(一)

domian@zhuying.com|
204

一场马拉松其实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配速会不一样。假设您已经设置了适当的完成和平均配速目标,以下是如何控制每个阶段的详细信息。

第 1 阶段:起点至 5 公里

从发令枪声来看,比赛的热烈气氛很容易点燃人心。肾上腺素冲动引爆身体,并以远远超出您通常训练的速度奔跑。所以,对于刚起步的人来说,不要急于摆脱人群加速甚至蛇走。即使配速略低于目标配速,也无所谓,毕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穿

梭在人流中以超越人群是最耗费体力的,与其往前冲,不如沿着路边走得慢一点。

基本上,在1或2公里后,人群散去,此时您可以稍微加速并逐渐将速度提高到平均速度。

第 2 阶段:5 公里至 32 公里

这个阶段是配速控制的主要阶段。尤其是在21公里之前,需要尽力达到平均配速,甚至比平均配速快5~10秒。但你仍然需要注意不要用力过猛。

如果能在预期的前半段完成时间冲过一半,基本上控档策略已经成功了一半。经过一半的距离后,您需要尽可能以平均速度跑步。在不同的比赛中马拉松距离,这个距离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由于海拔和坡度不同,保持相同配速所需的体能完全不同。注意身体的消耗,选择充电和补水的时间是现阶段要掌握的关键点。

第三赛段:32公里到终点

大家都说,真正的马拉松是从32公里开始的。

此时,身体的能量已经基本耗尽,体力和肌肉的疲惫越来越重。对于普通跑者来说,超过32公里的距离很少被触及,也不容易体验,但在比赛中必须坚持下去。

如果前两个阶段完成得很好,那么下一个距离就可以交给身体马拉松距离,让速度期望机制判断最佳配速并推动身体前进。没有必要刻意保留体力,或者努力冲刺,只要前期训练合适,最后安全完成不会有问题。

很多人在32公里后会失去配速,对于这个策略,只要完成前一个阶段,失去配速是可以接受的。安全完成是现阶段最重要的目标。

有些跑者想在比赛中打出最好的成绩,所以在这个阶段咬紧牙关,这无疑增加了运动损伤的风险。一定要倾听身体信号的反馈,尤其是在这个阶段。有时超出体力极限的跑步会对身体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

只有经历了足够的马拉松距离,身体才有能力评估自己能达到的最快速度。一味追求速度和成就,很难实现真正的自我超越。最优的跑步策略是你的身体,运动速度期望的机制需要跑步经验的培养。相信它,培养它,你就可以运行一个更好的自己。

-结束-

时尚对比快干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