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武汉正向世界展示追梦的美好宏伟蓝图。李伟 摄
武汉,又称“江城”,素有“九省要塞”之称。 是我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也是华中地区唯一可以直飞世界五大洲的城市。
春秋战国以来,武汉一直是中国南方的军事和商业中心。 晚清的洋务运动促进了武汉的工业崛起和经济发展,使其成为近代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
1911年,武昌起义打响了推翻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的第一枪,拉开了1911年革命的序幕。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军民共享了同仇敌忾,以“武汉保卫战”成功挡住了日军速胜的幻想。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武汉加入了中国城市“万亿GDP俱乐部”,成为我国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2023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今年5月21日,国际军事体育理事会第70届代表大会在科威特城举行。 会议决定授予中国2023年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主办权,主办城市为湖北省武汉市。
今年10月18日是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倒计时一周年。 让我们走进武汉,感受这座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城市带给我们的不同寻常的风情和魅力。
血之城
很多人说,武汉人的一天是从一碗热干面开始的。
想要了解武汉这座城市,应该从何入手?
一位武汉前市长说世界军人运动会,这座城市是一座天然的博物馆,承载着历史,记录着生活,渗透着风土人情。
汉口建设大道上,每天川流不息的车辆,彰显着一座城市的繁荣与活力。 就在这条大道的一侧,有一个非常不起眼的街边公园,一座巨大的碉堡静静地矗立在公园内。
长满藤蔓的地堡非常自然地融入了城市景观。 如果不仔细看,很难发现这是一个沉睡了80年的地堡。 虽然周围的建筑以不断刷新的高度记录着这座城市的成长,但这座碉堡却以自身的一动不动定格了这座城市的记忆。
走进这座碉堡,透过保存完好的扇形射击孔,可以领略到这座城市的繁华。 透过高处的圆形了望孔仰望蓝天,仿佛能看到80年前城市上空的天空。 一位名叫陈怀民的中国军人满怀热情地驾驶着一架负伤的战斗机,撞上了侵略者的飞机。 去……
1938年6月,抗日战争爆发以来规模最大的战役在武汉打响。 太原会战和徐州会战后,侵华日军企图一举征服中国,在武汉会战中取得决定性胜利。 为此,侵华日军从海陆空全面进攻武汉……中华儿女聚集在民族抗战的旗帜下,给气势磅礴的日本侵略军,带着绝望和血腥的精神。
武汉保卫战不仅是中国军民的一场抗战,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1938年9月一份法国杂志的封底刊登了一张武汉街头宣传抗战的年轻女子的照片。 图片的标题是“汉口将是中国的马德里”,寓意汉口是当时世界反法西斯的中心之一。
江汉大学人文学院邓正兵教授和日本北九州市立大学邓宏教授长期致力于武汉抗日战争的研究。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看法:武汉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歼灭日军最多的一次。 此战也是中国抗战由守势转为相持的转折点。
走在武汉街头,你会发现武汉人已经将武汉抗战的记忆烙进了这座城市的“骨头”。 江汉区胜利街连接陈怀民路、张自忠路和郝梦玲路。 距离这些以抗战英雄命名的街区数十米处,坐落着位于大连路的“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
邓正兵教授说,“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中,有许多抗战史的细节。 很多人会说武汉会战是一个转折点,其实只是在军事层面。 与淞沪会战和南京会战相比,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深入介入和卓有成效的工作,武汉会战出现了很多“转折点”:国共合作党进入最好时期,全中国空前团结;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推动下,最大限度地动员了广大群众; 在外交上,中国军民的抗争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的支持和帮助……
每周三为纪念馆休馆维修日。 即便如此,许多远道而来的游客还是被破例允许进入博物馆。 走进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保卫大武汉》的歌词和音乐:“热血沸腾鄱阳,星火长江,举国怒吼,保卫大武汉”。大武汉!武汉是全国抗战的中心,武汉是今天战争的中心。” 最大的城市,我们要坚决保卫它,就像西班牙人民保卫马德里一样。 粉碎敌人的进攻,巩固抗日战线,用无穷的力量保卫大武汉!”
这首需要用热血怒吼的郑禄成创作的歌曲在我们耳边回荡,人们仿佛又回到了炮火如火、杀敌声震耳的那个光辉岁月。
历史的长河就像奔腾的长江,不停地带走了很多东西,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值得铭记的历史浪潮:
——2023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 为纪念二战结束和《联合国宪章》的颁布,今年5月6日,国际军事体育理事会主席策赫内尔准将在北京宣布,将举办首届世界军事运动会那年9月在意大利。 在罗马举行。
——2023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今年5月21日,国际军事体育理事会第70届代表大会在科威特城举行。 会议决定,授予中国武汉2023年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举办权。
武汉没有忘记它的历史,世界也记住了武汉。 一个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巨大牺牲和贡献的城市与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而诞生的世界军人运动会的“约会”,是历史的选择,也是所有爱好和平人士的期盼人们。
梦想之城
走在武汉的街头世界军人运动会,不管你喜不喜欢,总会有一句话跃入你的眼帘:敢为人先,追求卓越。
问起原因,武汉人会笑嘻嘻地告诉你:这是我们武汉人的座右铭。
1984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七年。 这一年,27岁的徐海峰在美国洛杉矶干了一件轰动一时的事:他用手枪击落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块奥运金牌。 也正是在这一年,武汉人还做了一件轰动一时的事情:武汉柴油机厂聘请德国退休专家格里希担任厂长,让新中国的一家国有企业有了历史上第一位“外籍厂长”。
在共和国的历史上,武汉人不止一次“开荒”。
长江和汉江将武汉分为三镇。 “长江是天堑,自古险阻相隔。” 打通长江两岸交通,是几代武汉人的梦想。 1957年9月,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拥有30年桥梁建设经验的刘子明担任董事长,谈及自己的“造桥梦”时感慨万千。 长江不仅阻断了物流和人流,也阻断了中国南北文化的交流。 因此,在长江上架桥,连接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连接南北交流,不仅是武汉人的梦想,也是中国人民的梦想。 .
近十几年来,横跨长江、汉江的桥梁数量迅速增加。 现在,武汉长江、汉江上已建成或在建桥梁20多座,“江城”武汉成为“桥城”。
从武汉长江大桥算起,万里长江宜宾以下已建成桥梁近140座,其中大部分由中铁大桥局主力部队武汉建桥总队承建。 武汉还有一个新的绰号——“桥都”。 进入21世纪后,我国不仅在桥梁建造数量上居世界第一,在桥梁建造技术上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刘子明自豪地说,我们可以在河流上架起最难的桥梁,在地质环境更复杂的海上也可以架起最难的桥梁。
温玉春总经理和刘子铭有同样的感受。 道路、桥梁、隧道的建设,让武汉的交通更加顺畅,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距离更近了,生活空间变得更大了。 武汉地质复杂,曾被专家评为最不适合修建地铁的城市。 从2023年开始,武汉地铁建设技术取得突破,首条地铁线路将于2023年建成。目前,武汉已建成10条地铁线路,11条地铁线路在建。 目前,武汉地铁运营里程位居全国第五。
温遇春还有一句很有气势的一句话:中国地铁建设走在世界前列,武汉地铁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说起今天武汉的交通顺畅,很多武汉人都会给你讲这样一个笑话:早年汉阳小伙子在武昌找个姑娘,那是异地恋。 如今,武汉年轻人的“异地恋”早已成为历史。 改革开放给武汉市民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一定程度上是从武汉修路、修桥、修隧道开始的。
路桥隧道是一座城市的“血液”,便利的交通悄然改变着武汉人的生活方式。 几个月不来武汉,你会发现这座城市“又长大了”。 这种“成长”并不仅仅指“体型”,而是内在的力量和文明。 沐浴着改革春风的武汉人也发现,许多梦想不仅属于武汉,更属于全国。 以前想做大事,但是没有能力。 如今,改革开放让武汉在极短时间内加入了中国城市“万亿GDP俱乐部”,具备了实现更多中国梦的经济和科技实力。
享受着越来越便利的交通,看着日新月异“长大”的世界军人运动会场馆,武汉正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世界诠释着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积淀了3500年厚积薄发的武汉,在改革开放的洪流中实现了很多梦想,也孕育了很多新梦想。 如果说架起一座横跨长江南北的大桥是一个梦想,那么架起一座连接世界人民心灵的“桥”则是更大的梦想。
三年前,武汉人民开始架起一座史无前例的“桥梁”,这就是连接世界各地军人的桥梁——世界军人运动会。 这是友谊的“桥梁”,是促进各国军人交流、增进各国人民团结的纽带。 一年后,武汉必将再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一场“共享友谊,共建和平”的梦想盛会即将绽放。
和平之城
土生土长在武汉的女孩陈晨,在秋风初起之时悄然改变了生活的节奏。
9月21日,入选“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志愿者大使”的陈晨在武汉与市民见面。 虽然她是20位形象大使之一,但她还是很看重这个“称号”。
就读于武汉地质大学的陈晨,从本科一直攻读到博士。 书山有路为径,峰无路,勇者为先。 一个看起来不是很强壮的女孩子,选择了和山打交道。 登山和读书成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件事。 2023年,24岁的陈晨登上珠峰,成为武汉登珠峰第一人。
与其他运动不同,登山运动是唯一没有金牌的项目。 陈晨说,登山者的最高领奖台在山峰上,攀登珠穆朗玛峰就是要展现武汉人“敢为人先”的气质。
如今,已经成为世界军人运动会形象大使的陈晨,感觉自己和众多武汉人一起,开始攀登另一个“高峰”——成功举办世界军人运动会。 她非常爽朗地说,登上珠穆朗玛峰是我个人最大的荣幸,成功举办世界军人运动会是武汉人最大的荣幸。
被誉为“武汉美景终结者”的贾连城,是一位曾任武汉市摄影家协会主席的元老。 他用“长枪短炮”秒杀了武汉所有的美景,也记录下了武汉人的细微变化。 从每年夏天的武汉国际渡江节,到秋天的武汉网球赛,从报名难求的“汉马”武汉马拉松,到现在的世界军人运动会,贾连城一直在用他的镜头告诉世界: 武汉人对运动情有独钟。
或许是因为当过兵的经历,贾连城特别注重镜头中主体的“气质”。 他说,在改革开放的洗礼下,武汉人的物质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年来武汉人的精神生活也追求了更高的层次。 和谐与和平是一种生活状态,也是有着战争惨痛记忆的武汉人民的真诚愿望和不懈追求。
陆军工程大学军械士官学院承办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军事五项比赛。 望着校园里“成长”的舞台,政工处宣传员李亚云也一天天忙碌起来:召开军运会军事五项筹备宣誓会,组织学生开展体育比赛与军运会相关的活动,让军运会的相关训练内容走进学生的课堂……
李亚云从一出生就与体育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和他的双胞胎弟弟出生于2023年,那年北京举办亚运会,所以他的父母给这对双胞胎兄弟取了一个很有纪念意义的名字:哥哥叫“奥运”,弟弟叫“亚运”。
当得知武汉要举办世界军运会时,有战友就和李亚云开玩笑说:等你有了孩子,你会不会给它取名“军运会”?
谈及越来越近的世界军人运动会,李亚云有自己的期待:他希望来自世界各地的军运健儿,能在他的校园里,共享一段美好而祥和的时光。
自从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的举办权交给武汉后,武汉的“每一天都不一样”。 长江、黄鹤楼、中山舰……见证一座城市的历史沧桑。 高楼大厦、桥梁、光谷、不断延伸的地铁,不断刷新着我们的记忆,超越着我们的想象。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记忆,自己的符号,自己的情怀,也应该有自己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