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赛因伊本阿里(侯赛因伊本阿里的儿子)

domian@zhuying.com|
225

本文目录一览:

历任伊拉克总统

伊拉克国王

在位时间 伊拉克国王 生卒

1921年8月23日-1933年9月8日 费萨尔·伊本·侯赛因 1883年 - 1933年

1933年9月8日-1939年4月4日 加齐·伊本·费萨尔 1912年 - 1939年

1939年4月4日-1958年7月14日 费萨尔二世 1935年 - 1958年

赛义德·伊本·侯赛因 1898年 - 1970年

拉阿德·伊本·赛义德 1936年 -

1958年伊拉克发生政变,费萨尔二世、王储阿布达拉及其他王室成员全部被杀,哈希姆家族费萨尔支系绝嗣,汉志国王侯赛因·伊本·阿里的四子赛义德(其时身为伊拉克陆军军官)遂自称伊拉克国王。1970年赛义德去世后由其子拉阿德继承“伊拉克国王”的头衔。

巴以冲突的渊源和解决方法

巴以冲突的渊源:

1、犹太复国主义的兴起

公元135年,现在的巴勒斯坦是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罗马帝国皇帝哈德良镇压了犹太人的叛乱。在镇压叛乱后,哈德良将犹太人驱逐出了巴勒斯坦。在之后的1700年里,大部分犹太人并没有生活在巴勒斯坦,他们在欧洲、中东、非洲过着群居生活。

这些犹太人在不同的社会中繁衍生息,但不幸的是,他们的历史满是被迫害、被歧视、成为他人替罪羊的悲惨遭遇。尤其在欧洲,基督教教会因为宗教原因经常指责他们,他们总是在困难时期成为一切灾祸的替罪羊,例如:犹太人遭到种族清洗和屠杀,犹太人长期遭受迫害。

2、贝尔福宣言

当今中东地区的许多纷争,实际上都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5年10月,英国已经和奥斯曼开战,但英国想拉拢其他协约国成员一起向奥斯曼发动进攻,尤其是渴望得到阿拉伯人的帮助,而奥斯曼已经统治阿拉伯人长达几个世纪。

为了拉拢阿拉伯人,英国驻埃及的高级专员麦克马洪向志在成为独立的阿拉伯国家领袖的麦加谢里夫侯赛因·伊本·阿里承诺,如果侯赛因帮助他们尽快发起反对奥斯曼帝国的起义,他们将帮助他建立一个独立的阿拉伯国家。

然而英国人在说服阿拉伯人帮助抵抗奥斯曼的同时,还与法国人和俄国人进行秘密协商:如果他们打败奥斯曼,将如何瓜分中东地区。1916年5月,英、法、俄三国达成秘密协议,即《赛克斯—皮科协定》,此协定规定英国人可以在打败奥斯曼后得到巴勒斯坦。

3、联合国分治决议与五次中东战争

1947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对巴勒斯坦实行分治的决议,即《联合国181号决议》。分治决议的主要内容是:第一,结束英国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最迟不得超过1948年8月1日;第二,在委任统治结束后两个月内成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犹太国领土面积约为1.5万平方公里。

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57%,阿拉伯国领土面积约为1.12万平方公里,占当时巴勒斯坦总面积的43%;第三,耶路撒冷及其附近郊区村镇作为一个独立主体由联合国管理。

解决方法:

1、中东和平进程

美国一向在中东和平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在中东战争期间,美国开始在阿以停火谈判中以调停者身份出现,联合国242号和338号决议、日内瓦和会、戴维营协议以及埃以和约基本上都是在美国的策动之下达成的。

冷战结束后,马德里和会的召开标志着中东和平进程全面启动,巴以奥斯陆协议、约以和约等都是这一阶段的成果。中东和平进程同美国的参与密不可分,但美国的作用始终具有两面性,在谈判立场上持双重标准。

2、和平谈判是解决巴以冲突的唯一出路

巴以冲突不是对等的国家战争,而是民族冲突。并且这不仅仅是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冲突,还涉及美国和俄罗斯,以及埃及、黎巴嫩、伊朗、沙特、叙利亚等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利益,冲突的背后是各种势力的博弈。

巴以之间的这些问题出现在英国托管时期,但这并不是无休止的战争,也不是不能解决的。通过竞争的民族主义视角来理解巴以冲突的内部逻辑是很重要的,而且要明白,巴以双方都有存在的合法性。

扩展资料

巴以冲突,以色列持续向哈马斯控制的加沙地带发起多次空袭,造成318人死亡、1400余人受伤。哈马斯向以色列南部地区发射了大约300枚火箭弹。

空袭发生后,哈马斯即向距加沙30公里的以色列南部城市阿什杜德发射两枚长程“冰雹型”火箭炮,为历来哈马斯攻击的最远射程,已造成1名以色列人死亡,另有7人受伤。

“够了,够了,血和泪已经够了,给和平一次机会吧”,经历过“一将功成万骨枯”的以色列前总理拉宾的话语犹在耳边,但对陷入战争的人来说,流血本身就是流血的理由。

29日,以色列坦克在加沙边界集结,酝酿发起地面行动,以色列国防部长巴拉克表示,他不排除对加沙扩大军事行动,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则对巴勒斯坦人说:“遍地染血、到处都是烈士。可能还会有更多人受伤、牺牲,但是加沙绝不会投降。”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巴以冲突

《阿拉伯的劳伦斯》里面谢里夫阿里一角在历史上是指谁?

啊。他是虚构人物。

这个人物是由很多个酋长当作原型组合成的。他的名字和外表大概是受到了这一位的影响:Sherif Ali ibn el Hussein。

另:这位Harith族的Ali ibn el Hussein不是侯赛因国王的大儿子!他的长子是Ali bin Hussein,后来的汉志国王。请参见wikipedia的词条Ali of Hejaz。

开罗候赛因清真寺

伊玛目侯赛因清真寺位于埃及开罗爱资哈尔清真寺对面的一座清真寺。伊玛目侯赛因清真寺始建于公元1154年。伊玛目侯赛因清真寺后被毁,现存主体建筑为19世纪重修。

伊玛目侯赛因清真寺(阿拉伯语:مسجد الإمام الحسين,埃及阿拉伯语:جامع سيدنا الحسين,英语:Al-Hussein Mosque)。位于埃及开罗,是一座始建于公元1154年的寺院。该清真寺以穆罕默德的外孙侯赛因·伊本·阿里命名,法蒂玛什叶派及一部分逊尼派穆斯林认为他的头埋葬在寺里;然而许多什叶派穆斯林相信侯赛因·伊本·阿里的头与身体都一起存放在伊拉克卡尔巴拉的伊玛目侯赛因圣陵。

侯赛因·伊本·塔拉勒有什么家庭背景?

侯赛因·伊本·塔拉勒,1935年11月14日生于安曼的哈希姆家族。全家住在一座十分简朴的宫殿里,这里很难找到一件昂贵的家具,也没有金银器皿。共有五间卧室、一间浴室,无取暖设备,冬天十分难熬。侯赛因的妹妹就是经不住寒冬,刚生下两个月得了肺炎夭折的。

侯赛因10岁时到巴格达访问堂兄费萨尔二世时,曾得到一辆英制自行车,他爱不释手,但由于生活拮据,一年后还是被母亲姬娜忍痛卖掉了。当时,约旦的国家财政依靠英国的补助来维持,即使王室也不允许奢侈,侯赛因在埃及留学时曾自己缝补破烂的衣服。